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周俊宇

“發展中藥材產業這件事我們已經計劃了好幾年,但一直沒有一個好的契機。直到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了解到杏胡臺村在進行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有利于發展中藥材種植及相關配套產業,現在杏胡臺村完成了‘政經分離’,我們的項目也可以盡快落地了!”近日,甘肅澤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曉明告訴筆者。

在蘭州市西固區四季青街道杏胡臺村三家山片區,長期低效的土地利用問題得到了改善——杏胡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甘肅澤福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多次溝通,簽訂了《特色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初步流轉了兩百多畝低效用地。同時,一些家庭農場也紛紛響應,計劃流轉150畝土地種植中藥材,以及30畝土地用于果樹種植,為村莊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核心。自去年起,蘭州市西固區四季青街道杏胡臺村積極探索并實施“政經分離”政策,明確了村“兩委”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責界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掃清了障礙,注入了新的活力。

很長一段時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兩委”之間的職責不清、權責不明,導致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受限,活力不足。西固區新城鎮園藝村按照區有關征拆計劃,村民房屋全部拆遷安置,土地征拆后還剩余承包地420畝,林地500畝。如今,通過權責界限的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實現了“獨立自主”運營。村集體經濟組織肩負起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重任,通過與新城鎮政府關于園藝村轄區土地確權后交接,與村轄區兩個公司重新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積極開展與所轄企業的合作,努力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

園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三社社長王義霖說:“大陰溝廟臺子這片地,原本就屬于園藝村集體土地,之前沒有給我們村產生任何經濟收益。這次通過股份經濟合作社,既開發利用了這片土地資源,又能給村集體帶來經濟收益,這是好事??!”

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賬務分設改革試點村,園藝村、杏胡臺村在年初就已通過“事務分離”“資產移交”階段的工作,明確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職責范圍,通過“賬套分設”階段的工作,明確了村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資產管理運營和村民委員會社會管理的主體地位,為農村集體經濟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西固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春德介紹,西固區將按照“一年開展試點、兩年整體推進、三年完善提升”的總體部署,在達川鎮完成整鎮試點(5個村)、其余鄉鎮(涉農街道)各完成1個試點村的基礎上,總結試點村先行經驗及成效,梳理思路措施,力爭用三年時間,通過事務分離、資產分管、賬套分設、核算分開,實現村民委員會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賬務分設,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集體經濟多種形式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社會認可度、有競爭優勢的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示范鄉鎮、樣板村。

責任編輯: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