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高國霞 蒙建華 文/圖

近年來,莊浪縣依托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引擎,繪就出了一幅產業興、鄉村美、村民富的嶄新圖景。

走進水洛鎮吊溝村,3000畝生態梯田有機蘋果基地映入眼簾,一排排蘋果樹排列整齊、郁郁蔥蔥,與之配套的400畝防雹網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依托村內牛場、豬場產出的堆肥、有機肥與綠肥,這里的蘋果產業向著綠色化、有機化方向發展。既成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產業,也繪就著鄉村旅游的田園底色。每到蘋果成熟季,游客紛至沓來,體驗采摘樂趣,感受田園生活。

吊溝村美麗鄉村。

“我村引進‘煙富6號’‘成紀1號’等優質品種7個,建成數字化管理平臺,對土壤、水分、濕度進行全程智能跟蹤監測和對比分析。一并建成窯洞農事體驗園、蘋果驛站和梯田文化墻等,鼓勵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年接待游客 3000余人次。”莊浪縣水洛鎮吊溝村黨支部書記李兄里介紹。

吊溝村在發展蘋果產業的基礎上,以梯田景觀為依托,將“梯田精神”融入文旅項目。農事體驗區以窯洞為載體,借老照片、農具等陳列,展現莊浪精神與農耕文化;蘋果驛站則成了網紅打卡點,游客既能品嘗脆甜蘋果,又能了解全產業鏈知識。

鄉村游一角。

“吊溝村持續拓展‘梯田精神’內涵,升級體驗項目(如沉浸式農事教育、蘋果驛站),推動非遺工藝與旅游商品創新融合。農文旅融合發展讓吊溝村從‘窮山溝’蝶變為‘幸福村’,村民生活越來越好,村莊發展充滿活力。”談及村莊的變化,莊浪縣水洛鎮吊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張浩亮難掩自豪之情。

吊溝村以科技賦能蘋果產業,憑借先進種植技術與數字化管理體系,筑牢品質根基;依托窯洞打造農事體驗園,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農耕文化;梯田文化墻以生動筆觸,訴說著村莊的歷史人文。

從昔日的“窮山溝”,到如今的“幸福村”,吊溝村的華麗轉身,正是莊浪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未來,莊浪縣將持續豐富業態、優化服務,讓梯田風光與鄉土風情交織成詩,奏響鄉村振興的時代樂章。

責任編輯:何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