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楊璇 趙彥林 文/圖
在隴東馬鈴薯優勢產區莊浪縣,一顆小小的土豆,通過工業化思維重塑農業產業鏈,構建起從種植基地到終端市場的全鏈條運營體系,推動了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也帶動了數萬農戶增收致富。
走進莊浪縣宏達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智能化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細膩的淀粉糊均勻流入沸騰的鍋中,雪白的粉條在熱水中翻滾成形,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薯香。

莊浪粉條加工車間。
作為莊浪縣馬鈴薯產業龍頭企業,宏達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目前有馬鈴薯精淀粉、全自動化粉條、蛋白提取、纖維提取和淀粉小包裝5條生產線,形成超8萬噸的年產能矩陣,每年可生產淀粉12000噸,生產粉條8000噸,源源不斷的優質產品從這里走向全國各地。
“我們的產品主要有馬鈴薯淀粉、馬鈴薯蛋白、馬鈴薯纖維、手工粉條和流汁寬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與國內各大企事業單位簽訂常年供貨合同,去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元。”宏達淀粉加工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柳佳琳介紹,該公司以產業為紐帶,累計帶動周邊2000余名村民,農民就業帶動縣域內5萬余戶農戶增收致富,更將莊浪粉條的金字招牌推向全國。
從田間地頭的標準化種植,到車間里的精細加工,再到不斷研發的新產品,最后通過廣泛的銷售網絡送達消費者手中,一條完整且富有活力的“四位一體”全產業鏈已然形成。

粉條直播現場。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宏達淀粉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了“吃干榨凈”的全封閉生產,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經過一系列特殊處理,搖身一變成為了有價值的副產品。
據宏達淀粉加工有限公司生產部負責人董進太介紹,馬鈴薯淀粉生產過程中產出的廢水廢渣每年可提取馬鈴薯蛋白1000噸,馬鈴薯纖維1000噸,提取后的蛋白和纖維可以作為飼料出售,減少了后續廢水廢渣處理難度,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如今,莊浪馬鈴薯產品已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覆蓋全國30個省市,“莊浪粉條”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從田間種植到終端消費,一條貫穿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產業鏈,讓土豆的每一分價值都得到釋放,更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在土地上種出了希望。